首页

黑冰女王s的洗脚水

时间:2025-05-30 06:53:06 作者:包粽子、做香包 外籍友人走进无锡太科城体验湖湾“趣”生活 浏览量:73942

  中新网无锡5月29日电 (孙权 唐娟)“我在中国工作、生活20多年了,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包粽子、做香包,这种感觉特别好!以后这样的活动记得还要喊我。”29日,在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的社区“智惠”食堂内,来自无锡波士顿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克里斯·温菲尔德(Kris Winfield)一边包着粽子,一边兴奋地与身旁友人分享这份独特的“人生初体验”。

中外友人在社区“智惠”食堂内一起包粽子,提前感受端午节的浓厚氛围。孙权 摄

  当日,克里斯·温菲尔德(Kris Winfield)与江南大学的外籍留学生、本地居民代表以及园区青年代表等一同走进新安街道,参与无锡“Deep Walk”漫游太科城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,沉浸式体验太湖湾科创城的人文底蕴与蓬勃发展的活力。

  以“湖湾明珠·科创名都”为发展定位,新安街道充分整合辖区优质资源,精心设计了“Deep Walk”漫游太科城五色线路。这些线路将产业创新、特色美食、运动休闲、传统文化与科普教育等多元场景有机串联,旨在打造沉浸式城市体验空间,对外展示太湖湾科创城的“趣”味生活与独特魅力。

中外友人参加无锡“Deep Walk”漫游太科城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。孙权 摄

  据了解,“Deep Walk”漫游太科城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聚焦“生活”与“美食”两大主题,设置了炭煮·茶门店、社区“智惠”食堂、青年公社、创星咖啡、iPark杜鹃座人才公寓等多个特色打卡点。

  在炭煮·茶门店,中外友人围坐在一起,悠然品茗并亲手制作端午香包,茶香氤氲中,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完美交融;在社区“智惠”食堂内,大家分工协作,一起包粽子,提前感受端午节的浓厚氛围。

 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是集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志愿者为外籍友人详细讲解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寓意,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
中外友人在炭煮·茶门店制作端午香包。孙权 摄

  “以前只是见过别人包粽子、做香包,却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动手。今天听了志愿者的讲解,我才明白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,这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文化学习之旅。”克里斯·温菲尔德(Kris Winfield)感慨道。

  在青年公社和iPark杜鹃座人才公寓,江南大学的留学生们不仅实地体验了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,还深入了解了无锡关于人才招引的优惠政策。不少留学生表示,此次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无锡对人才的重视与包容,毕业后希望能留在无锡工作,融入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。

  “Deep Walk”漫游太科城系列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参与者深度领略了太湖湾科创城的发展活力,更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架起了一座桥梁,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。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后还将推出更多特色线路,持续为湖湾“趣”味生活加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马来西亚警方:将针对袭击事件加强马泰边境安保

2024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。10月19日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在2024金融街论坛上表示,预计投资在未来的一年将会至少保持前三季度增长速度,甚至会有所提高。同时他认为,目前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正逐步见效。(迟瀚宇 制作 乐小敏)

9月6日央行开展141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

作为中国林业大省,广东先后启动实施建设林业生态省、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、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、绿美广东大行动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,在森林城市群建设、自然保护地管理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林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、湿地保护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,含“绿”量持续攀升,已成为全国最“绿”的省份之一。

国家文物局通报4项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新进展

今年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限自9月29日始,至10月8日止,为期10天。期间,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逾3400万人次,在启用图定80对高峰线的基础上,计划增开196.5对旅客列车,努力满足高峰出行需要。

(三)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。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总部经济集聚区,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、销售中心、分拨中心等功能机构。支持苏州工业园区依法合规开展金融改革先行探索。鼓励境内外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金融机构按照审慎监管原则在苏州工业园区布局。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苏州工业园区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。深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,提升资金池效能,提高跨国企业集团跨境收付便利度。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。支持短期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服务升级扩面。

对守法市场主体“无事不扰” 上海持续优化人社监管措施

作为知名的“网红城市”,重庆凭借“魔幻”出圈,依靠“宠粉”吸睛。该如何保持当下旅游热度“长红”?怎样把“流量”变为“留量”?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,重庆文旅找到答案:“文旅+百业”。即通过培育“文旅+商贸”“文旅+演艺”“文旅+科创”“文旅+体育”等,实现“文旅+百业”融合发展业态,把网络传播流量转化为产业发展增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